跳到主要内容

使用情况跟踪

从版本 3.2.0 开始,MLflow 默认收集匿名使用数据。此数据不包含敏感或个人身份信息。

重要

MLflow 不收集任何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,符合 GDPR 和其他隐私法规。作为 Linux 基金会项目,MLflow 遵循LF 遥测数据收集和使用政策。此实现已由 Linux 基金会审查和批准,批准的提案记录在官方政策的已完成审查部分。有关收集内容的详细信息,请参阅下面的数据解释部分

注意

遥测仅在 开源 MLflow 中启用。如果您通过托管服务或分发使用 MLflow,请咨询您的供应商以确定您的环境中是否启用了遥测。在所有情况下,您都可以选择按照我们文档中提供的指南选择退出。

为什么要收集数据?

MLflow 使用匿名遥测来了解功能使用情况,这有助于指导开发优先级和改进库。此数据有助于我们确定哪些功能最有价值,以及将重点放在错误修复或增强功能上。

GDPR 合规性

根据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,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有责任谨慎、透明和负责任地处理个人数据。

MLflow 以以下方式符合 GDPR:

  • 不收集个人数据:收集的遥测数据是完全匿名的,不包含任何个人或敏感信息(例如,用户名、IP 地址、文件名、参数或模型内容)。MLflow 为每个会话生成一个随机 UUID,用于聚合使用事件,该 UUID 不能用于识别或跟踪单个用户。
  • 目的限制:数据仅用于根据聚合功能使用模式改进 MLflow 项目。
  • 数据最小化:仅收集必要的最小元数据以告知项目优先级(例如,功能切换状态、使用的 SDK/平台、版本信息)。
  • 用户控制: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设置环境变量 MLFLOW_DISABLE_TELEMETRY=trueDO_NOT_TRACK=true 来选择退出遥测。MLflow 立即遵守这些设置,无需重新启动。
  • 透明度:遥测端点和行为已公开记录,MLflow 用户可以检查或阻止相关的网络调用。

如需进一步查询或数据保护问题,用户可以在 MLflow GitHub 仓库上提交问题。

收集哪些数据?

MLflow 仅收集非敏感、匿名数据,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使用模式。以下部分概述了此版本 MLflow 当前收集的数据。您可以在源代码中查看收集的确切数据。

数据解释

数据元素解释示例为什么我们跟踪这个
唯一会话 ID为每个会话创建一个随机生成的、不可个人识别的 UUID——定义为每次导入 MLflow 时45e2751243e84c7e87aca6ac25d75a0d作为当前 MLflow 会话中数据的标识符
源 SDK当前使用的 SDK 名称mlflow | mlflow-skinny | mlflow-tracing了解不同 MLflow SDK 的采用情况并确定增强领域
MLflow 版本当前 SDK 版本3.2.0识别特定版本的使用模式并支持、错误修复或弃用决策
Python 版本当前 Python 版本3.10.16确保跨 Python 版本的兼容性并指导测试或升级建议
操作系统MLflow 运行的操作系统macOS-15.4.1-arm64-arm-64bit了解平台特定使用情况并检测平台相关问题
跟踪 URI 方案当前跟踪 URI 的方案file | sqlite | mysql | postgresql | mssql | https | http | custom_scheme | None确定最常用的跟踪后端并优化后端支持
事件名称跟踪的事件名称(参见下表了解跟踪了哪些事件)create_experiment衡量功能使用情况和改进
事件状态事件是否成功success | failure | unknown识别常见故障点并提高可靠性和错误处理
时间戳(纳秒)事件发生的时间1753760188623715000作为事件的标识符
持续时间事件调用所需的时间,以毫秒为单位1000监控性能趋势并检测响应时间中的回归
参数(布尔值或枚举值)参见下表了解每个事件收集的参数create_logged_model 事件:{"flavor": "langchain"}更好地了解每个事件的使用模式

跟踪事件

不收集有关特定模型、代码或权重的信息。仅将跟踪参数列下列出的参数与事件一起记录;对于跟踪参数列中为 None 的事件,仅记录事件名称。

事件名称跟踪参数示例
import_mlflow
create_experiment
create_runPACKAGES_TO_CHECK_IMPORT 中的包是否已导入{"imports": ["sklearn"]}
create_logged_model模型的风格(例如 langchain、sklearn){"flavor": "langchain"}
create_registered_model
create_model_version
create_prompt
start_trace
log_assessment
evaluate

为什么 MLflow 遥测是选择退出?

MLflow 使用选择退出遥测模型,以根据实际使用模式帮助改进平台,为所有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。默认收集匿名使用数据使我们能够:

  • 了解 MLflow 如何在各种环境和工作流中被使用
  • 更有效地识别常见痛点和功能改进领域
  • 衡量更改的影响并确保它们改善了更广泛社区的体验

如果遥测是选择加入的,那么只有一小部分自行选择的用户会被代表,这会导致有偏见的洞察力,并可能导致优先级错位。我们致力于透明度和用户选择。遥测有明确的文档,是匿名的,并且可以随时通过配置轻松禁用。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为每个人改进 MLflow,同时为您提供完全控制。有关更多信息,请查看我们如何处理这些数据部分。

如何选择退出?

MLflow 支持通过以下任一环境变量选择退出遥测:

  • MLFLOW_DISABLE_TELEMETRY=true
  • DO_NOT_TRACK=true

设置其中任何一个将立即禁用遥测,无需重新导入 MLflow 或重新启动您的会话。

注意

MLflow 在以下 CI 环境中自动禁用遥测。如果您希望支持其他 CI 环境,请在我们的 GitHub 仓库上提交一个问题

  • CI
  • Github Actions
  • CircleCI
  • GitLab CI/CD
  • Jenkins Pipeline
  • Travis CI
  • Azure Pipelines
  • BitBucket
  • AWS CodeBuild
  • BuildKite

设置范围

  • 环境变量仅在明确设置或继承它的进程中生效。
  • 如果您从干净的环境中生成子进程,这些子进程可能不会继承您的 shell 环境,并且遥测可能保持启用。例如,subprocess.run([...], env={})

确保在所有环境中一致禁用遥测的建议

  • 将变量添加到您的 shell 启动文件(~/.bashrc、~/.zshrc 等):export MLFLOW_DISABLE_TELEMETRY=true
  • 如果您正在使用子进程或隔离环境,请使用 dotenv 管理器或在启动时显式传递变量。

如何验证遥测已禁用?

使用以下代码验证遥测是否已禁用。

from mlflow.telemetry import get_telemetry_client

assert get_telemetry_client() is None, "Telemetry is enabled"

如何为您的组织选择退出?

组织可以通过阻止对 https://config.mlflow-telemetry.io 的网络访问来禁用遥测。当此端点无法访问时,MLflow 会自动禁用遥测。

我们如何处理这些数据?

我们聚合匿名使用数据,并计划通过公共仪表板与社区分享洞察力。您将能够看到 MLflow 功能的使用情况,并通过贡献帮助改进它们。